蓝莓(Vaccnium sp.)为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桔属(Vaccinium)多年生常绿或落叶灌木,具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 镰孢属(Fusarium)真菌引起的蓝莓根腐病是蓝 莓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病原菌通过土壤进行传 播,侵染蓝莓后可导致全株死亡。贵州省蓝莓 根腐病由尖镰孢菌(F. oxysporum),主要 依靠传统的化学防治,对蓝莓果实品质会造成一 定影响。因此,寻找环境中有益微生物是目前防 治蓝莓根腐病的发展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于 2017 年 4—7 月,选择贵阳麻江县蓝莓种 植基地(东经 107°43′07″、北纬 26°25′49″)蓝莓 发病区附近健康蓝莓植株,利用抖根法获得根际 土壤样品,该基地蓝莓根腐病发生率为 18.5% 左 右。根际土壤样品沿等高线分别设置 5 个样地 (5 m×5 m),在各样方随机选择 8 株土壤样品采 集。土壤样品装入无菌袋,便携式低温保温箱中带回实验室,冰箱低温保存(4 ℃)。
1.2 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培养
1.2.1 供试培养基
蓝莓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和纯化采用马铃薯 葡萄糖培养基(PDA)、察氏培养基(Czapek)、 马 丁 氏 培 养 基 ( Martin) 和 孟 加 拉 红 培 养 基 (PDAm)。
1.2.2 土壤真菌的分离培养
5 个样地采集到的根际土壤等量混合作为 供试土壤。采用平板稀释法,将土壤样品稀释至10−2 倍,静置 5 min 后选取 200 μL 上清液在 PDA、 Czapek、Martin 和 PDAm 中进行涂布,每种培 养基设置 10 个重复。利用菌丝末端挑取法,分 别挑取 4 种不同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形态差异典 型的真菌菌株转接至 PDA,28 ℃ 恒温培养 箱(黑龙江东拓仪器有限公司,中国)培养,纯化 3~5 次。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 1 可知,利用平板稀释法共分离获得的 菌落形态具有明显差异的真菌 80 株。通过 rDNAITS 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80 株真菌分别隶 属 6 个纲 6 个目 11 属 51 种,这些菌株与 NCBI 数据库中的已知真菌 rDNA-ITS 序列相似性都达 到了 99% 和 100%,同源性非常高。在分离得到 的 80 株真菌中,青霉属(Penicillium)14 种、木 霉属(Trichoderma)13 种、镰孢属(Fusarium)7 种、孢球托霉属(Gongronella)5 种,篮状菌属 (Talaromyces)3 种、拟青霉属(Purpureocillium)3 种、毛壳属(Chaetomium)2 种,毛霉属 (Mucor)2 种、曲霉属(Aspergillus)、粘帚霉 属 ( Gliocladium)、 拟 小 球 壳 孢 属 ( Microsphaeropsis)各 1 种。其中,青霉属分离得到的菌 株数量最多,为蓝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 属,占菌株总数的 27.50%。子囊菌门中,木霉属 和镰孢属次之,均占菌株总数的 16.25%。篮状菌 属、毛壳属均占菌株总数的 5.00%。粘帚霉属、 拟青霉属和曲霉属分离得到菌株数相同,各占总 菌株数的 3.75%。小球壳孢属只分离得到 1 株, 占总菌株数的 1.25%。接合菌门的孢球托霉属分 离得到 13 株,同样为优势属,分离频率为 16.25%。 毛霉属真菌分离得到 2 株,分离频率为 2.50%。
3 结论与讨论
上海一恒对有关蓝莓根际土壤真菌研究的较少。虽然蓝 莓为栽培种植,但了解蓝莓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对其土壤真菌种群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究从蓝莓根腐病发生区附近健康蓝莓根际土壤中 分离得到的真菌,主要属于青霉属(27.50%)、 木霉属(16.75%)、镰孢属(16.75%)、孢球托 霉 属 ( 16.75%), 篮 状 菌 属 ( 5%)、 曲 霉 属 (3.25%)和小球壳孢属(1.25%)等,与研究的 其他物种根际土壤真菌相近。蓝莓根际土壤 真菌的优势属与其他物种根际土壤的优势种群相 似,但在种群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 蓝莓菌根菌的存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