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牙颌畸形,其解 剖特征往往伴随着颞下颌关节结构、位置及功能的异常。 相对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该类错牙合多是后牙有较多的接触 面积,日常咀嚼功能的主要发挥者,咬合力由后牙和颞下颌 关节承担。颞下颌关节中安氏Ⅲ类的关节窝较浅,髁突头体 积较大,位于较前的位置,这些特点与安氏Ⅲ类的咬合功能 和颌骨矢状向位置有关。
回顾性分析及自身配对设计。
于2018年1至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 医院完成病例筛选及测量。
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病例中 挑选已完成正畸治疗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初诊年龄平均(16.5±2.6)岁,均为汉族。
患者初诊时的错牙合畸形特点是:
①正中咬合时前牙反牙合,双侧第一恒磨牙和尖牙为近中关系;
②治疗前头影测量-4°<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0,-11.8 mm<Wits<-1 mm;
③治疗前患者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或下颌能后退至切牙对刃,但ANB角仍<0°;
④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MP-SN)≤40.5°,下颌平面与眼耳平面的交角(MP-FH)≤33.0°;
⑤上下颌牙列完整(除第3磨牙外),无先天性缺牙,无残冠和冠桥等修复体及重度牙周炎;
⑥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正,配合Ⅲ类牵引及摇椅弓治疗;
⑦患者及监护人对治疗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关节窝深度在治疗前后 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的患者关节窝 深度明显大于治疗前;关节结节倾斜角在治疗前后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前的患者关节结节倾斜角 均小于治疗后。髁突长轴长度、髁突矢状面 倾斜角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治 疗前均小于治疗后;髁突短轴长度、髁突轴面倾斜角在治 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髁突上部高度在治疗前后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其治疗前大于治疗后;髁突 相对位置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中患者未诉颞下颌关节区明显不适 症状,正畸治疗中患者会有牙齿疼痛等不适反应,这是正 畸治疗的正常反应,和此次研究的对象颞下颌关节没有很 强的相关性,故没有相关测量研究的结果。
研究选择生长发育高峰后期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减少生长因素对髁突改建的影 响。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如人体一般组织,呈S型,虽 然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但相对于成人的改建能力较强, 髁突的生长大概到25岁左右停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 在此期,髁突表面软骨的厚度改变已停止,在此之前髁突 软骨的厚度一直在增厚,说明相对与生长发育高峰期及以 前,此期的髁突软骨较稳定。所以此次研究中生长因素对 髁突改建的影响较小,筛选病例和测量影像中都可看到患 者髁突外表面有骨白线,髁突表面较稳定,能发生改建的 原因主要是髁突表面的软骨为继发性软骨以及关节盘、关 节囊、肌肉等软组织。CBCT自1998年开 始应用于口腔影像学,日益受到口腔医师的认可。尽管 在曝光参数和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但CBCT 可以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表面的骨质变化、关节间隙、 双侧对称性等,可以从多个断面和多个角度进行颞下颌 关节骨性结构的测量,可以进行精确的线性、几何学和 容积的测量,还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分析诊 断,有一定的实用性。许多研究报道证明源于CBCT 的头颅侧位X射线片或者使用多平面重组的线性测量要 比传统方法更为精确。方法误差的研究结果也显示, CBCT可以对髁状突进行精确的体积和表面积测量,在骨 高度测量方面也较为可信和精确。
另外,CBCT在评估髁状突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效的既 简单又可重复的方法,可以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以及 多个层面上准确地反映髁状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及其骨质改 变的情况。不单单像传统X射线片中只是矢状和垂直方向 髁突前后移动的变化,还能知晓关节内外间隙的变化。实 际情况两侧髁突在轴状面的长轴交角是140°-160°,这才有 复杂的下颌运动,并不是180°,而传统X射线片得到的髁 突线距测量数据并非患者真正的髁突大小,CBCT弥补了 这一点,更能真实反映人体解剖特点。